• 江苏信息网,欢迎您!
您现在位置:江苏信息网 >> 资讯 >> 正文

荣膺十大“国品之光”品牌 吉利何以引领中国品牌向上?

2022-02-24 10:28:13    来源:    阅读:-

近日,央视举办的第二届“中国品牌强国盛典”活动推选出了十大“国之重器”品牌、十大“国品之光”品牌以及“年度特别贡献”品牌。其中,吉利控股、京东集团、格力电器、海尔等荣获十大“国品之光”品牌。

图片1.jpg

“国品之光”品牌引领着中国品牌的时尚新潮流,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各个企业都针对人们的日常需求展现出中国品牌的年轻活力,成为中国品牌的新风尚路标。吉利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时代,打造硬核“科技生态”,不仅在芯片领域实现了对“卡脖子”技术的突破,而且在研发体系、前沿技术储备、用户服务等多方面都在持续引领中国品牌自信向上。

技术路线多元发展 产品高端化成就中国品牌典范

从“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”到“造每个人的精品车”,25年来,吉利一直坚持技术为第一属性,致力成为“中国汽车全球领跑者”。如今,吉利汽车已经步入科技吉利4.0“全面架构造车时代”,并形成了传统燃油车为销量基石,新能源产品持续冲高的双线发展,以模块化架构核心优势成为自主品牌中的“领头羊”。

图片2.jpg

从数据上看,2021年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,328,029辆,连续5年产销突破百万辆,市场占有率稳健增长。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,吉利汽车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。今年1月份,吉利更是喜迎“开门红”,共计销售新车146,380辆。其中由星越L、星瑞、星越S组成的中国星CMA高端系列产品共计销售25,077辆,不断实现高端产品大众化,成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的典范。

图片3.jpg
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全新推出的“中国星·旗舰SUV”星越L,销量持续攀升。在刚刚过去的1月,星越L热销11,492辆,上市半年总销量近6.5万辆。面对海外市场,星越L也获得了国外汽车媒体的一致好评,甚至获得了“2021俄罗斯最佳中国车”等殊荣。

图片4.jpg

除了燃油车外,吉利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也足够抢眼。包括吉利、极氪、几何、睿蓝在内的新能源车整体销量达到17,928辆,同比增长318%。其中,纯电车型同比增长约641%,创下历史新高。而随着雷神智擎Hi·X混动系统在吉利新能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,吉利汽车将持续为用户提供超越同级的高品质、高价值的产品体验。

打基础练内功 “国品之光”名副其实

新四化大潮方兴未艾,谁掌握核心技术,谁才掌握未来密码。长期以来,吉利始终坚持内燃机高效化、动力电气化、燃料多样化以及控制智能化的动力新四化战略发展方向。为此,吉利汽车以“自主突破创新,融合全球智慧,掌控核心技术”作为研发理念,架设起全球化研发体系,并形成了以BMA、CMA、SPA和SEA浩瀚智能架构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优势。

图片5.jpg

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曾表示,智能将是未来5年吉利融合集团资源打造的核心技术。去年,吉利向外界正式发布了“智能吉利2025”战略,并致力构建新能源、自动驾驶、智能网联、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全栈自研生态体系。

作为“智能吉利2025”战略至关重要的一环,芯片是智能汽车软件操作平台的基础,也将决定产品是否能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智能出行体验。目前,吉利旗下亿咖通科技已与Arm中国共同出资成立芯擎科技发布车用芯片品牌“龍鹰”及“龍鹰一号”智能座舱芯片。该芯片是中国第一颗7nm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,在完成车规级认证后,将于2022年量产,未来将率先应用于吉利汽车旗下主力车型,彻底改变芯片技术“卡脖子”现状。

图片6.jpg

基于汽车芯片的全栈自研,吉利还将搭建电子电气架构,整车基础软件,智能座舱软件,自动驾驶软件的全栈自研体系,打造“端到端”一体的整车软件用户体验,实现整车操作系统(底层OS技术,智能座舱OS,无人监管自动驾驶OS)和核心软件算法自研。让智能汽车从“厂商定义”向”用户软件共创“进化,全面迈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。

用户层面,吉利汽车目前拥有超千万基盘用户,在千万量级基础上,吉利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吉利用户制造快乐,为用户带来“好开、好安全、好吉利”的“三好吉利”品牌价值。同时以数字化阵地为依托,与用户共创共享,推动更多“共创计划”实施,包括开放设计师资源、汽车相关材料,引入更多IP或跨界品牌等。在用户高度参与下,使吉利成为最具竞争力并且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。

图片7.jpg

25年的淬炼成长,让吉利有了以小博大,敢为人先的勇气。随着吉利4.0时代的到来,吉利汽车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“叫板合资品牌”,而是通过构建立体化、智慧化、网联化战略,让吉利汽车真正走向世界,持续引领中国品牌新风尚。


推荐阅读:叶紫

声明:本网转载的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信息,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。
0